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大路先锋

平凡一生 奉献诠释

记省级劳模杨恩沛二三事

时间:2013-03-21       作者:段进萍      来源:      点击:

 

杨恩沛,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29年10月,于1952年参加工作,于1986年退休,短短三十多年,杨恩沛同志先后在南涧、下关、漾濞等公路段工作。
从普通工人一步步成长为干部,他从事过一线养路工、班长、排长、支部书记等工作,杨恩沛同志非常珍惜每一阶段的工作经历,每次一提起,他都会滔滔不绝给大家讲述他那个年代的人和事,“条件那么艰苦,职工却那么敬业”,那些工作生活阅历是他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只要随机拿取一小块,足以闪光发亮、回味无穷。
从事基层养路工作期间,杨恩沛同志踏实勤恳、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和今天相比,那时养路工社会地位较低、职工文化程度低,养护机械化水平低,“铁锹、扫帚、粪箕”三样工具就是他们养路全部的设备。铺路最辛苦的季节要数冬天,严寒的白霜让路面白茫茫一片,养路工们就穿着草鞋在路上作业。铺路是采用低下、原始的方法,先是手拿锤子把石头敲成3公分左右的碎石,然后拌泥浆灌在上面,最后用碾子压实压平。其中最辛苦的一道工序就是拌泥浆,两个人一起拌,用劲大,经常拌一会儿就气喘嘘嘘,为了减轻同事们的劳动强度,杨恩沛总是本着“越艰苦越光荣”的精神,自告奋勇,争着抢着拌泥浆,充分诠释了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高尚情怀。
“三人活计两人干,抽出一人去改线”,那时,条件艰苦,工作量大,但职工工作热情都很高,个个任劳任怨,竭尽全力,那是一种令人崇敬的忠诚与执著。尤其是杨恩沛同志,无论工作生活,在职工中都起到了模范引领作用。他加班加点带头巡查路况,特别是在下暴雨期间,为了确保道路安全畅通,他身穿单位发的一件薄棉袄手拿私人手电筒带领职工分头查路,连夜抢修涵洞;他竭尽全力想尽一切办法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创新推广了三项新方法:沟担滑土法、手推车运砂、借水疏注等,工作效率整整提高了一倍。
经过层层推选,1964年,杨恩沛同志在南涧公路管理段工作期间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那时劳模名额有限,上级下达给南涧段劳模“甲等1名,乙等2名,丙等4名”,凭着对工作的热爱执著和累累工作业绩,他被光荣的评上了“甲等劳模”。荣誉是对自己的肯定,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动力,被评上劳模以后,杨恩沛同志工作更加卖力、更加认真。
慢慢的,上级领导看到了他的才能、勤恳、务实,就把他安在了班长职位,凭着出色的表现,杨恩沛同志被上级一步步任命为排长、党支部书记。
提起他在担任党支部书记时的工作生活,他感慨万千,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党务工作者工作的核心重点,尤其在当时条件艰苦的客观现实面前,“如何做好职工思想工作”更是任重道远。他回忆,留给他印象最深刻也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有些职工“无病称有病,小病推大病”,那时经济条件差,工作量大,很多职工吃不饱,但多数职工还是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就是有少数职工工作懒散、积极性低,而且一直就是那几个,没病故意称有病,一小点毛病就夸大其辞,而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条件检查你到底是真生病还是假生病,国家也没有政策说你生病请假会扣工资等。针对这个情况,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多做思想工作,耐心开导职工,可却收效甚微,于是他又想了新方法,就是除了继续做职工思想工作外,规定白天参加过劳动的职工晚上可以多吃一个二两的麦面粑粑,而生病的职工白天也只能喝稀饭,这样几天下来,那些工作懒散的职工就经不住饿,职工装病的现状也慢慢得到了改观,这个方法也许今天听起来有些夸张甚至不可思议,却在当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当时的工作生活条件,解决职工的温饱问题都是很一件很困难的事。为了满足职工基本的生活需要,杨恩沛同志在督促大家高效完成养护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带领职工种菜、养鸡,尽量自给自足,组织职工对自己的破衣烂裤重新改装,重新缝补,以备不时之需。
 在外人看来,那时的公路养护就是一个粗糙、简单的力气活儿,其实不然,碎石用量、路面高低等都需要精确的计算才能动手操作。“文化低可以学习,但不学习就是大忌”,身为党支部书记,杨恩沛同志把“学习”视为继公路养护工作之后的第二大任务,为了使每位职工掌握基本、标准的公路养护知识,他专门请老师给职工讲解,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划的教,及时督促、指导职工的业务知识与养路实践的结合,逐步培养了职工的学习意识,形成了“学习中工作,工作中学习”的氛围。
    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转眼到了退休的年龄,原本想着可以好好休息休息,可真到了退休的那一年,由于工作出色,公路局、总段领导层层做他的思想工作,希望他多留两年,带出新的接班人,指挥生产。本来就舍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再加上领导的挽留,杨恩沛同志毫不犹豫就留下来了,一呆又过了两年,直至1986年才彻底退休回乡。
作为职工,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作为领导,他带头引领、尽职尽责;作为丈夫,他跟许多公路人一样,总是把砝码倾斜到事业这一边,让家庭牺牲了很多,失去了很多。他就这样:无悔的执着、一生的奉献,因热爱、责任而坚持着,因坚持而美丽着,因美丽而延续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青春、才华都献给了公路养护事业。(责任编辑  张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