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他山之石

提升公路绿化美化水平 建设优美生态景观之路

2013年云南省公路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3-04-22       作者:      来源:西双版纳公路管理总段      点击:

      西双版纳总段管养西双版纳州境内国省干线公路7条及联络线11段,总里程1124.471公里。其中一级路25.83公里,二级路416.611公里,三级路17.785公里,四级路664.25公里。有桥梁416座/42208.28延米,隧道28道/15559.8延米,涵洞3095道/41023.12延米。管养路段多处于山岭重丘区,贯穿全州自然保护区和热带雨林,总段充分利用西双版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坚持先绿后美的原则,把公路绿化美化作为公路养护的重点来抓,大力开展生态养护,突出公路绿化立体布局,凸现沿线景物的层次感,形成草、花、乔木、人文景观相结合,低、中、高层次分明的景观长廊。

         一、突出绿化美化   建设生态景观之路

公路绿化、美化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具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单一的行道树绿化
早期的公路绿化工作主要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结合西双版纳的气候特点,种植黑心树(铁刀木)33.9万株。一是因为采集黑心树种子育苗方便,绿化成本低;二是该树种适合西双版纳州的气候环境,生长快,成活率高;三是种植黑心树既可绿化美化公路,又可以补给养护工程所需的燃料。经过多年的努力,总段所管辖路段可绿化里程基本上已完成了行道树的种植绿化工作。
第二阶段 生态型养护
由于环保理念的缺乏,公路养护曾经提出了“四无三光”的要求,路肩、边坡上的杂草被铲得干干净净。西双版纳雨水充沛,植物生长较快,为了彻底铲光杂草,甚至使用了“草甘磷”之类的除草剂对路肩、边坡草进行根除,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较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力度也逐渐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日渐提高。版纳总段改变了过去“四无三光”的传统养护方式,提出了要充分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生态养护理念。于“十一五”期末,制定了《景洪总段路基绿色养护办法》,对路肩草、边坡草不再进行连根铲除,而是对高于15厘米的高草进行修剪,禁止使用除草剂。要保持路肩边坡绿色又要防止高草过多影响公路排水和驾驶员的视线,就必须经常性地对高草进行修剪,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公路养护的工作量。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各基层单位都自购了小型机械割草机,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同时改变了过去简单的使用刀具砍伐的原始生产方式,生态养护逐步得到了职工的理解和认可,公路绿化工作迈出历史性转变的一步。
第三阶段 由绿化到美化的转变
由于自然生长的野草品系较多,高矮不一,长势不同,刚修剪过后还比较整齐,但过一段时间后,野草的生长速度参差不齐,有的杂草长的快,有的杂草长的慢,既影响行车安全,又影响了美观。
针对这一情况,又提出了改变自然绿化为人工种植绿化,修剪杂草为培植花草的思路,凡实施改建、大中修工程路段的路肩,必须同时培筑土路肩和种植花草。结合实际选择根系较为发达矮种草类植物,植于公路路肩、边坡,既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又有一定的观赏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修剪的成本。
为了解决绿化内容单调,绿化效果单一的问题,在公路绿化工作中充分结合西双版纳的实际情况,发挥本地植物特色,开始探索种植乔木、灌木、花草的立体绿化格局。2009年开始,对G214线140公里路段进行了绿化改造。仅该条线路种植乔木行道树53680棵,种植灌木花卉92143株,种植花草483000平方米;惠勐路还设置观景台 5 处、候车亭17间,摆放风景石 80个。
与此同时,与州直各机关一起完成了S327景仑线70公里的绿化工程,沿线种植了热带棕榈科植物—油棕树,成为具有亚热带风情的油棕长廊;引进紫荆花作为绿化树种,完成了G214线勐景二级公路的绿化工程,成为了紫荆花大道;受到了世界各地观光游客的高度赞誉。
第四阶段   公路沿线生态景观的提升改造
2012年,州委、州政府制定了《西双版纳州公路沿线生态建设规划》,涉及省管公路的路段有S403线小磨路、G214线景混路、勐景路、惠勐路。总段积极落实规划,在总长260公里的一、二级公路上全面推进生态建设,构建绿色生态文化走廊和国际生态旅游廊道,彰显桥头堡前沿阵地风采,着力突出西双版纳 “热、傣、水、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平衡生态结构,创造宜人生活环境和道路景观。在设计和施工中引入“原生态景观”、“空间意向联想”等先进理念,合理运用简洁、现代的手法,充分利用本土热带植物。通过积极保护和恢复公路沿线路域生态环境从而达到绿化、美化环境,使其成为西双版纳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连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圈、旅游圈与区域环境相融合的重要国际生态旅游廊道。
目前已经完工的G214线勐景路和S403线小磨路约101公里,沿线结合西双版纳气候特点及民风民俗文化,建成有紫檀大道、名树名花园、奇树园等15个观景点;栽种大王棕、凤凰木、紫檀、沉香、花梨木、格木等名树名花和珍稀乔木17000棵,旅人蕉、鸡蛋花、三角梅等灌木花卉34000株,草坪9000平方米;摆放风景石37个;建设水井2座、塔1座、观景亭2间、候车亭2间、人行道560米。
走在绿化提升改造的路段上,人们会看到,沿路以常绿乔木、开花乔木为基调,开花植物、彩叶植物为点缀,在不同分段落叶乔木、开花乔木、灌木相结合,分布有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物、热带水果植物、名贵珍稀植物,同一条道路上不同的区块展现出不同景观,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自然天成。尤其是重点打造地段以及入城段的景观带,“一点一主题”、“一点一植物”,体现西双版纳植物多样性,对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进行挂牌,让每个游客进入西双版纳犹如进入植物园。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公路生态改造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和生态优先的原则,公路绿化、景观设置处处确保行车、驾乘人员和公路沿线居民有足够的安全空间,在人流出入口区域注重行车视线的通透性,选择能抗噪音、汽车尾气、光污染及高温、干燥影响,又适宜生长的树木花草,保持了较稳定的生态绿化成果。
二、养好公路   为边疆建设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
版纳总段紧紧抓住公路养护主业这条主线,不断加强规范化养护和预防性养护,促进了路况质量的稳步提高和养护生产的全面发展,改变了多年来路况质量滞后的被动局面,公路养护步入良性循环。
在抓好公路全面养护中,小修保养坚持规范化养护和预防性养护。2009年以来,版纳总段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公路局关于开展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劳动竞赛活动的通知》,精心组织竞赛活动,先后获得2009年第四片区第二名,2010年片区第一名、全局第三名,2011年片区第三名,2012年片区第二名的好成绩。
四年竞赛实践最大的收获是养护方式理念的转变,即从传统的偏重“矫正性”养护向注重“预防性”养护转变,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领导重视,活动扎实。四年来参赛里程747公里,除砂石路和改建施工里程外,几乎百分之百参加了竞赛活动,其中参加片区竞赛600公里,参加内部竞赛147公里。二是整合养护资源,加大预防性养护投入比例。实施薄层罩面、微表处及稀浆封层、碎石同步封层155.87公里。三是促进“四新”技术推广应用。购置沥青稀浆封层车、碎石同步封层车、开槽灌缝机等多种预防性养护机械,并运用于预防性养护施工中。四是以点带面,公路技术状况有了明显提升,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优良率比竞赛之初上升29.46%
三、坚持绿美目标   继续加大生态景观之路的建设
虽然我总段公路绿化、美化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受资金的制约,生态、绿、美的景观标准还待提高。把省管公路建设成为国际生态旅游之路,向世人展现出自然的、生态的、独特的、最美的风采,是总段今后一段时期的奋斗目标。初步打算是:
1、加快未绿化里程的绿化进程,“十二五”期末可绿化里程实现100%绿化率。
2、逐步提高公路绿美的标准。结合地方特点,根据不同路线、路段的气候特点选择不同的乔木、灌木花卉、花草和草皮合理配置,形成立体绿化带。
3、结合本地气候特点选择代表植物进行绿化,争取绿化的多样性,使每一条路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一个绿化的主题。